“骂中国男足,你也配?”
文|十点电影原创
有的热搜,上得莫名其妙。
有的热搜,上得心惊肉跳。
比如十点君昨天打开热搜,就吓了一跳。
不是吧?不是吧!
难道我们最思念的冯巩老师,也晚节不保了?
打开一看,这才放下心来。
原来是"冯巩大战",正主加入。
给还没弄清楚的网友们来个羊胎素,展开讲讲——
说是"冯巩大战",其实先入场的选手,是小品演员巩汉林vs前中国男足队长冯潇霆。
中国足球唯一能被全国人民想起来的时刻:挨骂的日子,又来了。
前几天,全国政协委员、小品表演艺术家巩汉林,想起了中国足球队。
不指名道姓,"某足球队"。
年入三百五百万甚至上千万,但球场上却没有看到他们进球,完全就是给中国人丢脸。
男足立马跳出来:
什么"某足球队",你在骂谁,我还能不知道吗!
仔细想想,中国男足,踢球是不行,自知之明第一名。
女足,赢完越南赢日本,接下来再赢韩国。
中国盲人男子足球队,亚洲第一,世界前五。
这一波数下来大家也清楚,真闭着眼睛踢球的,只有中国健全人男足。
连球迷都看不下去了,在看台上直接打横幅:
但男足大概是觉得"人前教子",实在有伤"亲儿子"男足的自尊心。
3月11日,前中国男足队长冯潇霆回复网友时,暗讽回应:
巩汉林回应得也直接:我是不懂足球,但是我会看比分。
随后冯潇霆再次写了一篇两千多字的长文。
有没有实在话,确实是有。
名声差,青训差,底层足球队拖欠工资。
但更多的,是一种"中国足球待遇不再是体坛亲儿子了,这怎么能行"的憋屈。
经典名句,记得摘抄:
"中国足球不要键盘侠。"
直到冯巩老师之前的视频被爆出,愈发加剧了曲艺界和足球圈的争锋。
"谷爱凌爱吃馅饼,因为是黄的,跟金牌一样。"
"女足爱吃面,因为她们知道要争面儿。"
"男足爱吃海参,看上去浑身是刺,其实挺软的。"
男足自己哑火了,男足评论员跳出来了。
看起来男足唯一的优点自知之明,也要让评论员给丢没了。
众所周知,新的春晚越来越多,老的春晚常看常新。
中国男足,虽然做不到往对手球门里踢球。
但在给春晚贡献段子上这一经典项目上,可称得上是一支强劲主力。
冯巩老师,从20世纪调侃到21世纪。
97年春晚,冯巩牛群,《两个人的世界》。
"什么最臭?中国男子足球队临门一脚,那脚最臭!"
"什么话最伤人?有些球迷的话最伤人。"
"说足球队,脚太臭,不如回家卖土豆。"
97年的国足还能有临门一脚,22年的国足,对面的守门员能闲得磕瓜子。
如今的球迷,管你国足是什么武磊郑智张琳芃。
只要有中国男足的地方,就永远有退钱哥和范志毅的身影。
"男子足球队为什么连亚洲都冲不出去啊?"
"就因为球场上少11个女的!"
中国足球队的男女比例问题尚待解决。
但在吐槽男足这件事上,小品界早实现了男女平权。
黄宏和宋丹丹,夫妻混合双打:"中国足球,何日出头?"
后来宋丹丹直接学会抢答了:
"什么运动让人看着揪心?"
"足球!"
"什么运动更揪心?"
"中国足球!"
但该夸的时候也没少夸,2010年春晚,冯巩就现场播报了男足的好消息。
虽然中国男足试图捂住小品演员嘲讽的嘴。
但他们也以自己做了经典范例:
人在迈不开腿的时候,肯定就要锻炼锻炼嘴。
而国足球迷在多年的锻炼之下,已经对这一失败之谜研究出了绝世密码:
"伊拉克拿了亚洲冠军,国家就被美帝干翻了。意大利拿完世冠,经济就崩了。希腊拿了欧洲杯,就破产了。德国拿完世界杯,难民潮就来了,明白了吧?"
"那么多年来,一直忍辱负重,守护国运,让中国稳定发展的护国法师是谁?大声喊出四个字:中国男足!"
所以别急着辱骂马奎尔,说不定人家是在守护女王。
关于中国足球对青少年的影响,也有球迷表示前途无量。
虽然大家不懂如何"理智科学"地看球,但地理知识学了不少。
最近足球世界排名新鲜出炉,中国足球排名74位,第73位的国家叫佛得角。
来,跟着国足学地理:
佛得角是西非国家,位于北大西洋东部的佛得角群岛。
人口总数54万,08年才脱离世界最不发达国家。
这只是国足地理讲堂的其中之一。
2003年,国足踢海地,评分3:4。
海地共和国,拉美最不发达国家,75%的人生活在赤贫状态下。
03年踢赢了国足,04年就爆发动乱,总统流亡海外。
连如今全世界都了解的叙利亚,也曾经是我们国足的慰问对象之一。
2016年叙利亚vs国足,比分1:0。
叙利亚人民得到了宽慰,而我们得到了最经典的"退钱"表情包。
可惜在今年大年初二,叙利亚的国家队已经解散。
只能慨叹一句:留给中国男足的对手,实在不多了。
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,中国球迷给男足安排的锦囊妙计。
中国队进入世界杯只需要5步:
1.通过运作,让国际足联分配给南极洲一个名额。
2.中国男足被分到南极洲赛区。
3.中国男足和企鹅争夺出线权。
4.客场逼平企鹅。
5.主场安排在三亚,热死企鹅后直接出线。
按目前实际情况来看,这五步计划唯一的难点在第四步。
所以也别怪球迷不会科学看球,个个都是女球迷,80%连越位都看不懂。
计划早都安排好,奈何男足执行不给力。
其实,足球比赛,本来就是重压之下的竞争,巅峰一刻的艺术。
只要是看过比赛的观众,都不难体会到:
足球的艺术,不在于场场踢个8:0。
在于逆转,点球,读秒绝平。
不到哨声响起的最后一秒,都必须顶住山呼海啸的口哨嘘声。
因为奇迹可能就在一瞬间。
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再看看国足,场上与喝彩绝缘,场下和玻璃心亲如一家。
只能说,中国男足,输的结局,还没上场就已经注定。
随着我们这些年国力的提升,我们发现,许多小众的项目都已经有了进展。
北京冬奥会上,我们看到了谷爱凌、苏翊鸣。
中国单板滑雪、男子速度滑冰都实现了金牌"零的突破"。
而国足的理由还是老一套:没场地、没运动员,没前景。
男足与其继续哭天抢地。
还不如多动腿,少动嘴。
既然不要键盘侠,不如把打嘴仗的力气,放在改革和青训上。
那才是真正能发生改变的地方。
实在不行,学学法甲,全员归化。
毕竟,你中国男足不想踢的球,全世界有的是人想踢呢。
寒假招生全科辅导h5模版高端大气h5模版
点赞
卡通